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37节 (第2/2页)
将官。 ??这些赶赴郓城的京官们,成了赈灾的生力军,他们可以维护灾区正常秩序。 ??王在晋正写的这份奏疏,就是建议天启皇帝将地方官府官员赈灾的执行情况好坏与官员的考核、升任挂钩。 ??在他看来,这将极大调动底层官员的救灾积极性,也能鼓励官员上书谏言,反省赈灾政策开展的得失,安抚民众。 ??...... ??钦差大臣到了郓城,不出几日,消息不胫而走。 ??普通小民震塌了一所房屋,震死了一个家人,原本安稳的生活就要受到改变,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缓不过来。 ??可那些乡绅、名流不一样,他们有数所乃至十数所房屋、宅院,名下的田亩土地,还有财产,更是不计胜数。 ??大震影响虽大,但是对这些地方上的乡绅、名流,就并没有那么致命。 ??王在晋听杨肇基简单介绍了郓城情况,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利用这些乡绅、名流的权势和影响力,来恢复生产,安定流民。 ??这些人分散在山东各地,想全都请过来,谈何容易。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王在晋以设宴的名义,让杨肇基先礼后兵。 ??自愿来的自然没事,要是给脸不要脸的,那就是绑,也得把他给绑到郓城。 ??让他们亲眼看看,灾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堂上堂下皆小人 ??钦差来的太快了! ??这是乡绅们听见消息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 ??上次关中大震,嘉靖皇帝不论是陷于党争,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反正一个多月后才正式下诏,派出钦差大臣,总理赈灾。 ??这回有意思了,天启皇帝当天任命一位西暖阁值臣为钦差大臣,第二天就下圣旨昭告天下。 ??这般迅速的赈灾手段,还是首次! ??钦差来了,宴请乡绅,然后客套寒暄一波,这是按例必须要有的,所以王在晋能发出请帖,很多人并不觉得稀奇。 ??只是王在晋因为给皇帝办事,所以在乡绅中的名声并不怎么样,很多人只是就人论事,不愿意来。 ??青州府,受灾是山东六府较轻的地区。 ??这里的乡绅既有自明初就家财万贯、延续至今的,也有靠沿海贩卖私盐起家,称霸一方的。 ??钱家府上,一名大腹便便的豪商老板,迎风嗅了嗅,闻见空气中传来一阵浓浓的肃杀气息。 ??“哐!” ??不由分说,钱家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杨肇基领着亲兵走出院子中,手上按着佩刀,眼眸紧紧盯着他,抱拳冷笑: ??“钱东家!” ??“听说你身患重疾,不能走动,所以去不了郓城。” ??“阁老说了,钱氏是青盐第一家,您要是来了,别的盐家就都得来,请恕在下无礼了。” ??“抬走——!” ??钱坤寒着脸,定定坐在椅子上,闻言拍案喝道: ??“杨肇基,你敢!” ??语落,院中四处响起杂声,忽然冒出几十个全副武装的盐丁,围住了杨肇基一行亲兵、 ??杨肇基是什么人,那是刀山血海打出来的战将,岂能害怕这点威胁? ??他眼眸一紧,佩刀出了半鞘,嗤笑道: ??“钱东家,看您这意思,是觉得我杨肇基会怕这几条臭鱼?” ??话音落地,一名盐丁头领挎着长刀,慌张跑进院中,向钱坤耳语几句。 ??后者听了,微微一愣,沉声道: ??“杨大帅这是要我非去不可了?” ??杨肇基收了刀,知道对方犯怂,“嘿嘿”笑出两声。 ??“此番三省大震,朝廷很是重视,就连皇上都下了诏旨。而今钦差大臣已到郓城,你们这些地方上的豪强,哪能不出点力?” ??“不是我说,你们平日拿朝廷的好处也不少,真当以前那些私盐勾当,全是不透风的墙?” ??钱坤语塞,静默半晌,挥手示意盐丁们尽数下去。 ??片刻,才期期艾艾地道: ??“说吧,要我钱氏如何做?” ??杨肇基将手按在他肥厚的肩肉上,道: ??“不是我要你怎样,是眼下大震灾后,地方上需要你们这些豪强,如何收济灾民,为朝廷做些实事。” ??言罢,杨肇基走出钱家,骑上坐骑,向里面喝道: